Pu Jiansheng 濮建生 China, b. 1953

Overview
1953年生。藝號劍生,劍聲。書齋名十方齋,百缶草屋。師從著名國畫家張繼馨先生。近年來在山東,浙江,安徽,福建,內蒙古,南京等地舉辦個展十餘次,三次赴台,多次赴韓國和馬來西亞等地進行文化交流。2000年獲世界華人藝術展銅獎,2004年作品入選江蘇省花鳥畫大展。2008,2009,2010年三次入展江蘇省工筆畫大展及日出江花紅似火畫展,第五屆中國花鳥畫成就獎,《中國文化報》和《中國文物報》等報刊曾作專題介紹。現為中國南社研究會理事,中國南社畫院常務副院長,江蘇省美術家協會會員,江蘇省花鳥畫研究會會員,江蘇省文聯書畫研究中心研究員,蘇州市花鳥畫研究會副秘書長,中國文物學會會員,被新加坡新神州藝術院特聘為該院一級國畫大師。
 
Works
Biography

在藝術之途中,濮建生最喜歡的就是花鳥蟲魚,他以其為伴,常年致力寫生,力求細緻入微,在蘇州滄浪亭畔,他從春天的蜻蜓飛起會一直寫生到秋荷落盡,如今他一下筆就能做到形神兼備,得心應手,因為,他在這些自然生命中融入了自己的喜怒哀樂。濮建生認為,山水畫看氣韻,花鳥畫看神韻,自然界花鳥蟲魚,都有自身的情感,優秀的畫家就是要用自己的感受通過畫筆表現出自然的生動情趣。

 

濮建生像一個探幽尋勝的旅人,在沈沈浸浸的光陰里撫今追昔,於魏晉的蘊籍與風流、唐朝的曠達與臻麗、宋代的細膩與恬淡、元人的空靈與蒼涼、明清的開放與野逸中一路行去,東西交融,尋找自己的桃花源。

 

 真誠的人品和真誠的藝術態度,使得濮建生在花鳥世界的藝術殿堂中尋找到了自己的藝術生命。他的畫筆流露的是一種來自於大自然的真誠,一種無法刻意營造的天真之氣與率意之情。作為手法,他不追求艷麗的色彩和飽滿的構圖,而是更崇尚畫面的空靈與深幽;作為情調,他運用一種順乎自然的恬淡簡遠的風格,渲染出淡泊的情思和意緒。

 

濮建生還善於在筆墨上匠心獨運,出奇制勝。他作畫構圖開張簡練,靈氣相生。他以書法用筆,將線條融入他的情思意境中,用筆的力度,速度,墨的濃淡、乾枯、腴潤的變化,讓筆下的荷葉、芭蕉、游魚、飛鳥氣韻生動,久看不厭。

 

濮建生的作品還具有極其濃厚的詩性,他以藝術家的眼光和心靈關照外物,讓生活中的細節無處不閃現詩性。他極善於運用對比,漸變與渲染的手法來營造氣氛和意境,一些尋常之景,平淡之物,往往在他的筆下變得突然有了生命,產生了不尋常的意味,從而使平凡的物件和生活整個鮮活了起來。這以少勝多、以平勝奇,以小勝大的藝術表現語言,是濮建生所獨有的,也是構成他作品美學意味的重要因素。

 

讀濮建生的畫,我們記憶中的關於江南的佳句會被一一喚醒——「江南可採蓮,荷葉何田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面對畫作,我們參與的不只是視覺,還有嗅覺,還有聽覺,還有觸覺。那墨荷掩映里熟悉的蓮心,甚至還調動了我們的味覺——是那種隱隱的清甜。這樣的功力,來自於濮建生深厚的文化底蘊。

 

 每日的繪畫之外,濮建生一直專注於對古代文化的涉獵,於收藏也是用情甚篤。他每日里敲詩染素,品茗畫瓷,頗有些夫子式的安閒與自在。因為,現在的濮建生越來越覺得傳統人文精神與氣息對於一個中國畫家的可貴與重要性。秉承著傳統文化的精神,以「師法造化,中得心源」的創作態度面對藝事,用清淡、雅致的筆墨尋繹當代花鳥畫的人文精神,是他畫面的靈魂所在,也是濮建生一以貫之的審美追求。

 

以生命最深處的本真與善良觀照著大自然的一切,以平常心、平等心去看待花草生靈,賦予它們以人格的尊嚴與生命的溫暖。這就是濮建生營造花鳥世界的理想所在。

 

 

Bibliography

近年來,濮建生先後在山東、內蒙古、福建、浙江、安徽及南京、蘇州舉辦個人作品展覽十餘次,三次赴台灣舉辦畫展,多次赴馬來西亞、韓國等進行文化交流。

2000年獲世界華人藝術展銅獎;

2004年在江蘇省美術館參加江蘇花鳥畫家提名展;

2005年入選江蘇省花鳥畫大展;

2008、2009、2010年入展江蘇省花鳥畫名家作品精品展;

2011、2012、2013、2014年四次入選中國花鳥畫邀請展。

《中國文化報》、《中國文物報》《揚子晚報》等報刊曾作過專題介紹。